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教育部公布第三方评估报告:建议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绩效部分的比例

2015-12-08 人民教育

文/徐晓阳(澎湃新闻记者)


12月7日,教育部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评估报告(简称“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教师工资不高、工资增长幅度低,未能反映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地位待遇。下一步,将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保证教师工资水平稳步增长;改革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绩效部分的比例


根据评估报告,目前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尚未完全形成。中国教师队伍的区域、城乡、学校和学科之间配置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需要根据学龄人口高峰迁移做适当师资储备。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与核定滞后,无法适应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城镇大规模学校的发展需求。


对于下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评估报告提出,为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将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推动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本土化乡村教师。


评估报告建议,推动地方全面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引导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争将这一政策扩大到所有乡村地区,同时引导各地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探索在乡村设立弹性编制教师的具体办法


在管理制度方面,将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畅通教师出口关。


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科学设置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以及不同学科、年级之间的职称等级。


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保证教师工资水平稳步增长。改革绩效工资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绩效部分的比例。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部分的具体内容,从政策制定、政策实施与执行效果角度,经过政策文本分析、利益相关者访谈、问卷调查、专家研讨等,撰写了上述报告。


延伸阅读:

教师薪酬体系究竟哪儿不合理

文/晋浩天(光明日报记者)

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水平什么时候能做到?

河北某县城的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他们的薪酬主要以“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绩效+奖励绩效”组成,“我粗略算了一下,老师们每月平均工资大概是2000元,跟我们这里企业的普通工人都没法比,基本是他们的一半左右”。


事实上,对于教师薪酬,并不是没有统一标准。我国早在1994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2006年起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删掉“高于”,仅剩下“不低于”。


2009年起实施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再次重申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而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喊了20年,但真的做到了吗?“这就是说说而已。万人争抢公务员,但你听说有这么多人应聘教师岗位吗?”魏铭无奈地说。


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有争议:教育绩效本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李康是山东某优质小学的青年教师,刚满3年教龄。他告诉记者:“现在,我的全部工资是1300多元,说起来都没人相信。”作为80后,面临“结婚”“买房”等多方压力,李康不得不依靠学校的名声在外教课,赚取外快补贴家用。


“大家都知道老师收入低,但我更想知道,整个收入体系,究竟哪儿不合理?”李康将困扰了他3年的疑问抛给了记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蔡永红长期研究教师薪酬问题。她坦言,目前,各地的教师绩效工资在经费保障上不够充足,地区间差异较大。发达与欠发达、偏远山区等地在人均年绩效工资总额上差异巨大,不利于激励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及山区教师,更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师工资主要取决于职称、职务等,工作质量对其影响很小。”蔡永红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绩效工资是一种结构工资,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职称、职务及工作年限,全国均采用同一张工资表来确定;


而绩效工资和津贴合并,其中又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目前,教师的绩效评价多从德、能、勤、绩四方面入手,但在具体标准上非常模糊,且操作复杂。”蔡永红说。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对于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有很大的争议。


“一方面,考核由行政部门而不是教师同行评价机构进行,导致教育行政化;另一方面,教育绩效本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绩效就是分数、成绩,这样的绩效观之下,虽然教育部门多次强调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要向农村教师倾斜,可结果却恰恰相反。”

怎么改才能让教师满意

怎么改才能让教师满意?蔡永红建议,应倡导多元薪酬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师结构工资改革,形成包含知识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和冷门工资在内的多元化差别工资体系


“其中,知识技能工资需要在开发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全国性教师专业能力认证,以取代目前各地的教师职称评定。而绩效工资则需要考虑学生进步情况和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建立包括学生家庭背景、过去成绩表现及不同年份学习成绩表现的数据库。冷门工资则要求加大对偏远地区、艰苦岗位、薄弱学校及冷门科目教师的工资补贴力度。”


“在国外,教师年薪制以及终身教职制,是两项基本制度。年薪制明确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收入一致,且教师收入待遇不受当年考核影响,这有利于落实教师的教育自主权,避免教师的教育教学受行政、经济因素的干扰。对经过多年严格考核符合条件的教师,实行终身教职制度。”熊丙奇强调。


“应将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经费保障责任重心上移,由国家和省级财政负主要责任,县级财政负次要责任,同时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允许利用社会资金、私人捐赠资金。对农村山区及偏远地区按其离城市的远近进行分类,区分不同等级的工资区,统一由国家财政提供地区津贴。为平衡农村及偏远地区环境的不利影响,需考虑加大对这些地区教师工资的补贴力度,甚至可以使之达到城市地区的两倍以上。”蔡永红还指出,亟须开发全国性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为各地区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指导。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光明日报,内容有删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